大腸包括結(jié)腸和直腸。中醫(yī)認為,大腸與肺相表里,而肺朝百脈,所以藥物經(jīng)直腸吸收后可通過經(jīng)脈上輸于肺,再由心將藥物送到五臟六腑,能發(fā)揮更好的治療作用。從生理上講,腸黏膜毛細血管豐富,因此把藥液灌注到直腸,吸收快,效果好。
直腸給藥使用范圍廣泛,不僅可起到潤滑、收斂、抗菌、殺蟲、局部麻醉等作用,還可以治療全身性疾病。筆者近20年臨床使用此方法,治療效果滿意。
與肌肉注射相比,直腸給藥減少了疼痛,避免了由肌肉注射而引發(fā)的局部硬結(jié)。與口服藥物相比,直腸給藥不受腸胃酸堿度或酶的破壞,還可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、對肝臟的損害。另外,直腸給藥干擾因素少,對不能或不愿口服者,更是一種有效途徑。
在臨床治療中,用錯藥的事情時有發(fā)生。如果口服錯藥后,處理就得洗胃;肌肉注射用錯藥后,處理就得輸液,促使藥物加快代謝;直腸給藥用錯藥后,處理非常簡單,用開塞露3毫升灌入肛門4厘米處,很快就會把注入的藥物排出,這也是直腸給藥的一大好處。
直腸給藥位置非常關鍵,把藥液給到2~3厘米處,藥物不經(jīng)肝臟門靜脈而直接吸收,吸收率可達50%~70%。如果把藥液給到6~7厘米處,大部分藥物會進入肝系統(tǒng)而被肝臟代謝,它的吸收率只有20%~40%。直腸給藥2小時內(nèi),盡量不讓孩子解大便。藥物在直腸內(nèi)停留的時間越長,藥物吸收越完全,療效就會越好。
總之,直腸給藥不僅用途廣泛、安全、便捷,還能使兒童樂意接受,值得推廣。
這是一個特別罕見的病例,小女孩出生時...
雙手皮膚干燥、老化,接觸水后皮膚變白、脫皮,水干后...
來源:村醫(yī)導刊 □湖南省衛(wèi)生計生委基層衛(wèi)生處 王...
5月8日,發(fā)表在Cell子刊《Cell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