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一到,氣溫高、雨水多,不少人的皮膚就開始“鬧脾氣”——胳膊肘、小腿上冒出一片片小紅疹,癢得讓人坐立難安,越抓越嚴重,這很可能是濕疹在作祟。濕疹看似是小問題,但用藥不對反而會加重,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夏天濕疹該怎么合理用藥。
先搞懂:夏天濕疹為啥更“囂張”?
濕疹是皮膚屏障受損后,受到外界刺激引發(fā)的炎癥反應,夏天的兩大特點剛好“助長”了它:
高溫讓皮膚出汗多,汗液里的鹽分刺激破損皮膚,加重瘙癢; 潮濕環(huán)境(比如長時間待在空調房、出汗后沒及時擦干)會讓皮膚更敏感,細菌、真菌也容易趁機“作亂”。
簡單說,夏天的“熱”和“潮”,會讓皮膚屏障更脆弱,濕疹自然更易發(fā)作。
用藥前先分清楚:你的濕疹是哪種?
濕疹按癥狀大致分兩類,用藥方向完全不同,搞錯了可能越治越糟。
01
這類濕疹發(fā)病急,皮膚會紅腫、起小水皰,抓破后可能滲水、結痂,比如夏天穿不透氣的運動鞋,腳脖子捂出的紅疹就可能是這種。
02
急性濕疹沒好好處理,就可能轉成慢性,皮膚摸起來硬硬的,像結了層“痂”,比如手肘、膝蓋長期摩擦又反復抓撓,就容易變成這樣。
夏天濕疹用藥:分情況“開藥方”
一、急性濕疹(紅腫、滲水):先“收斂”再“消炎”
關鍵步驟:先減少滲出,再用激素藥膏控制炎癥。
如果皮膚有滲水、糜爛,別直接涂藥膏!可以用3%硼酸溶液浸濕紗布,擰到半干后敷在患處(每次15-20分鐘,每天2-3次),它能幫助收斂、減少滲出。 注意 :硼酸溶液有一定刺激性,別用在破損的皮膚或臉上。 滲出減少后,用弱效激素藥膏(比如氫化可的松乳膏),每天涂1-2次。激素能快速控制炎癥,弱效的安全性高,適合身體大部分部位(面部、腋下等薄嫩部位也能用,連續(xù)用別超過1周)。 滲水處容易滋生細菌,要是看到皮膚流膿、結痂變黃,可能是感染了,這時候要加用抗生素藥膏(比如莫匹羅星軟膏),和激素藥膏交替涂(比如早上涂激素,晚上涂抗生素)。
二、慢性濕疹(增厚、粗糙):先“軟化”再“加強抗炎”
關鍵步驟:軟化增厚的皮膚,再用稍強一點的激素藥膏。
每天用溫水洗完澡后,涂身體乳或尿素軟膏(比如10%尿素霜),它能軟化粗糙的皮膚,幫助后續(xù)藥膏吸收。 用中效激素藥膏(比如糠酸莫米松乳膏),每天1次,薄薄涂一層。慢性濕疹皮膚厚,弱效激素可能不夠,中效激素效果更強,但連續(xù)用別超過2周,避免皮膚萎縮。
三、止癢別亂吃藥:抗組胺藥按需用
濕疹最折磨人的是癢,忍不住抓會加重病情。如果癢得影響睡覺,可以吃抗組胺藥(比如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),每天1片,晚上吃還能助眠。
注意:這類藥可能讓人有點犯困,開車、上班時別吃;別自己加量,過量可能頭暈、心慌。
別用“偏方”:比如涂牙膏、鹽水洗,這些會刺激皮膚,加重炎癥; 激素藥膏別濫用也別不用:害怕激素副作用而不用,濕疹會更嚴重;但長期用強效激素,可能讓皮膚變薄、色素沉著; 別依賴“止癢藥”:藥膏和口服藥只是輔助,關鍵是保持皮膚干燥(出汗后及時擦干)、穿透氣的衣服,減少刺激。
夏天濕疹雖然常見,但只要分清類型、選對藥物,再配合日常護理,就能很快控制。如果用藥1周沒好轉,或者濕疹面積大、滲液多,一定要及時去看皮膚科醫(yī)生,別硬扛哦!
注意:本文由《2024年靜安區(qū)健康科普能力提升專項》支持,僅供醫(yī)藥科普,藥物調整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進行,對用藥有疑惑,請咨詢醫(yī)藥專業(yè)人士。
參考文獻:
[1]中國中西醫(yī)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(yè)委員會環(huán)境與職業(yè)性皮膚病學組,中國老年保健醫(yī)學研究會皮膚科分會,中國中藥協(xié)會皮膚病藥物研究專業(yè)委員會.濕疹皮炎類皮膚病中西醫(yī)結合藥物治療專家共識[J].中華皮膚科雜志,2023,56(4):287-293.
[2]孫彩虹, 姚煦. 特應性皮炎外用糖皮質激素的規(guī)范使用[J]. 中華全科醫(yī)師雜志, 2023, 22(2): 224-226.
這是一個特別罕見的病例,小女孩出生時...
雙手皮膚干燥、老化,接觸水后皮膚變白、脫皮,水干后...
來源:村醫(yī)導刊 □湖南省衛(wèi)生計生委基層衛(wèi)生處 王...
5月8日,發(fā)表在Cell子刊《Cell ...